一、蘋果矮化密植栽培的意義
1、早結果、早豐產:蘋果喬砧稀植一般6-7年開始結果,10年豐產,而矮化密植2-3年開始結果,6-7年豐產,具有明顯的早果性、豐產性。表現早結果、早豐產,單位面積產量高。
2、成熟早、品質好:比喬植早熟5-10天,且個大、色艷、味濃耐貯,商品率高。
3、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產量高,經濟效益好:樹冠覆蓋率在80%時產量最高,而稀植為70%。經濟效益比喬植高2倍左右。
4、便于管理,省時、省力、工效高:樹體矮小、管理方便,生產效率高。
5、更新品種容易,恢復產量快:由于結果早,在定植后的3-4年就能結果,短時間內更新的品種。密植果樹表現生命周期短的特點,便于品種更新換代。
6、要求較高的栽培管理技術:如管理技術不當,會出現果園則郁蔽通風光照條件惡化,產量品質下降,管理不便。密植果園經濟壽命短。
二、蘋果矮化栽培原理與方法
(一)矮化密植栽培的途徑
1、選用短枝型品種:短枝型品種是指樹冠矮小,樹體矮化,密生短枝,且以短果枝結果為主的矮型突變品種。它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含義,即生長習性方面的矮和結果方面的短果枝結果,F有的短枝型品種都是由普通型品種變異而來的,其特點是枝條節間短,易形成短果枝,樹體矮小、緊湊,只有普通型樹體的1/2~3/4大小。此外,也具有結果早,果實著色好等優點。若選擇適當的砧穗組合,將其嫁接到矮化砧木或矮化中間砧上,樹體更矮小,更適于高密度栽植。由于短枝型品種自身具有矮化特性,可以選用適應性好的砧木,因而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國內外都很重視。主要有元帥系短枝(新紅星、首紅、好矮生等)、青香蕉短枝(煙青)、富士短枝(惠民短富、官崎短富、福田短富等)、金冠系短枝(金矮生、黃矮生等)。這些矮生品種樹體矮小,節間短、分枝少,葉片大而厚,樹冠緊湊,色澤鮮艷,高產穩產。
2、選用矮化砧木:利用矮化砧或矮化中間砧可使嫁接在其上的普通型品種樹體矮小緊湊。這種矮化途徑是目前世界上果樹矮化栽培中采用最多、收效最顯著的一種。矮化砧木不僅能限制枝梢生長、控制樹體大小,又能促進果樹早結果、多坐果、產量高、品質好,而且矮化效應持續期長而穩定。還可根據不同的立地條件、栽培要求選用不同矮化效應的砧木。如m26、m9、m24、mm106等。
3、采用矮化技術:利用栽培技術致矮,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創造一定的環境條件,以控制樹體生長,使其矮化;二是采用致矮的整形修剪技術措施;三是采用化學矮化技術。
(1)環境致矮:選擇或創造不利于營養生長的環境條件,如易于控制肥水的沙質土壤,利用淺土層限制垂直根生長;適當減少氮肥,增加磷、鉀肥用量,控制灌水等,控制樹體生長,使樹體矮化
(2)修剪致矮:致矮的修剪技術措施很多,如環狀剝皮、環割、倒貼皮、絞縊、拉枝、拿枝、扭梢、短枝修剪和根系修剪等。
(3)化學致矮:在果樹上用噴施植物生長延緩劑,如ccc、mh和pp333等可以通過抑制枝梢頂端分生組織的分裂和伸長,使枝條伸長受阻礙,達到樹體致矮的作用。
通過栽培技術控制樹體生長,使樹體矮小緊湊。如應用生長抑制劑、矮壯素、短枝修剪、強制促花技術、控制根系生長技術等。
(二)矮化砧的生理機制
1、砧穗組織構造上的差異:據研究蘋果矮化砧根的橫斷面中,皮層占的面積較大,木質部占的面積較小,而且木質部中導管細而少。同時,矮化砧木質部中貯藏的物質和活細胞多,活組織比死組織多2-3倍,而喬化砧二者大致相同。矮化砧韌皮部中的篩管小而少。這樣影響了養分的運輸,使樹體生長受到限制而變矮。
矮化砧根毛較短,與土壤接觸面較小,吸收能力弱。加之活組織多耗養量大,使致矮效果顯著。
2、砧穗生理功能上的差異:由于在組織的差異營養出現了限量供給,矮化砧的呼吸強度和蒸騰強度均低于喬化砧。使骨干枝少,光照好,光合效率高,矮化樹營養積累大于消耗。地上部積累光合產物較多,利于花芽分化和果實發育。據研究喬化砧蘋果樹平均需35-50片葉才能滿足一個果實生長需要的養分,矮化砧則為20-25片葉。
3、植物激素含量的差異:由于營養生長的減少,使矮化砧中生長抑制劑含量增大,促使生長促進劑含量減少。對蘋果樹的營養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三)蘋果主要的矮化砧
1、英國的m和mm系,英國東茂林試驗站培育的矮化砧木稱m系;英國梅頓地方的約翰?英斯園藝研究所和東茂林試驗站合作培育的砧木稱mm系。
m9:矮化砧,根脆易折,根淺,固地性差,不抗旱、不抗澇、早果。樹高2-3米。中度密植。近年來,意大利在m9中選育出了矮化性更好的矮化砧木t377,表現干性強,易成花,結果大小均勻,豐產性好等特點,特別適宜發展高密度的高紡錘形樹形。
m26:矮化砧,根系較脆固地性好,能耐短期-17.8℃土溫,樹體大小介于m9與m7間,適于中度密植。
mm106:半矮化砧,根系發達,固地性好,分布深,耐瘠薄、抗旱、抗寒能忍短期-17.8℃土溫,抗澇抗蘋果綿蚜,適于中低度密植。
2、原蘇聯的b系即budagovsky系砧木。有bud—57—490;bud—54—146;bud—57—491等等,其中bud—9在原蘇聯和波蘭作為主要耐寒中間砧而采用,也是世界上普遍反映抗寒性較好的砧木之一。
3、美國的cg、mac等系
cg系砧木:和m9、m26有同等程度矮化效果的砧木為cg10、cg23、cg24、cg47、cg57、cg80,這些砧木在美國由于細菌和火疫病等危害而未被普及。
mac系砧木:美國從m9中實生選育而成。如mac9、mac1、mac10、mac25、mac39、mac46等砧號已被注登記。其中mac9(又名馬克)和m9、m26有相同的矮化程度和早結果習性,加之木質硬,作為不設支柱的砧木已受到世界各地高度評價,并且能適應沙土和粘土條件,抗寒冷,較抗棉蚜。
4、波蘭的p系
p1、p2、p6、p16、p22。該系為半矮砧,較m系抗寒力強,但抗寒力不如m4。嫁接品種結果早,豐產。
5、我國選育的矮化砧木
sh系,經多年的系統觀察鑒定,其中sh40、sh6、sh1三個砧號的綜合經濟性狀超過了國外的m、mm、p系等蘋果矮化砧,在全國13個。ㄊ校﹨^試推廣栽培表現性狀突出、穩定。sh系蘋果矮化砧木及其嫁接品種的砧穗親和特性、早果豐產性能,尤其是果實著色、風味品質、耐藏性及抗性(抗旱、抗抽條、抗寒、抗倒伏)等主要經濟性狀均超過了英國的m7、m9、m26等矮化砧。其中sh6、sh1、sh40,矮化性狀穩定。
gm256,與國外矮化砧相比,除具備與多品種嫁接親合力強、早果豐產、樹體矮化等特點外,其突出特點是可抗-40℃低溫,適應性廣。gm256抗早期落葉病和黑星病,抗蚜蟲,不易染腐爛病。它與多品種嫁接,能大幅度提高單產。與寒富嫁接,效果極好。
km,嫁接樹樹冠小,親和力強,結果早,豐產性強。
(四)短枝型品種(以元帥系為例)
元帥(又名紅香蕉,紅元帥)1881年發現于美國愛歐瓦州(lowa)的秘盧郡(peru),1895年開始推廣。后來優于紅星和紅冠(richareddelicious)芽變的出現,逐漸為后二者所代替。果實圓錐形,頂部有明顯的五棱,平均果重250g,果皮底色黃綠,被有鮮紅色霞和濃紅色條紋。新紅星為全面濃紅色,紅冠為全面濃紅色。果肉淡黃白色,肉質松脆,味濃甜,具有濃烈芳香,品質上等。元帥的芽變系列主要有:首紅:華盛頓州發現的新紅星芽變,為第4代元帥系短枝型品種,1976年發表?t:華盛頓州布紐斯特的卡爾文1964年輻射處理頂紅休眠枝后1971年選出,1975年命名。艷紅:馬里蘭州1967年發現的紅星芽變,為元帥的第3代短枝型品種,1974年命名。超紅:華盛頓州雅基瑪1967年發現的紅星芽變,為元帥系第3代短枝型品種,1972年命名。銀紅:華盛頓州澤拉縣雪爾弗斯氏果園1976年發現的海早紅芽變,為元帥系第3代短枝型品種。紅魯比:新紅星芽變,為元帥系第4代短枝型品種,1984年引入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紐紅矮生:華盛頓州1973年發現的新紅星芽變,為元帥系的第4代短枝型品種,1983年登記。瓦里短枝:首紅芽變,為元帥系的第5代短枝型品種,1984年引入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紅玫瑰:山東平陰縣城關鎮東南溝果園1974年發現的紅星芽變,短枝型,1979年命名。柳林紅:山西柳林縣東凹果園1978年發現的元帥株變,短枝型,1988年命名。岱紅:山東泰安市候家店果園發現的紅星芽變,短枝型,1989年命名。
(五)果樹矮化的生理機制
1、矮化密植蘋果樹生長發育特點
(1)矮化密植蘋果樹生長特點
①根系:成年的矮化砧果樹總根量小于喬砧樹,根系分布較淺;矮砧根系中骨干根較少,須根較多,對土壤環境較敏感;根系中由厚壁細胞或厚角細胞形成的死細胞少,活細胞(薄壁細胞)多,從而影響矮砧的固地性和抗寒性。
②地上部:矮化砧果樹的樹體,幼樹生長較旺,與喬化砧木上的樹體相差不大,但分生短枝較多。進入結果期后,生長逐漸緩慢,樹冠體積明顯地小于喬化砧樹,隨著結果增多,樹冠體積的差距越來越大。矮化砧上的果樹,在幼齡期總枝量顯著高于喬化砧樹,特別形成短枝的能力很強,因而有利于花芽的形成和提早結果。隨著年齡的增長,其萌發長枝的能力越來越弱,在修剪時必須注意到這一點,以促使萌發一定量的中、長枝以保證連年豐產。
(2)矮化密植蘋果樹結果特點
由于矮化砧樹和短枝型品種具有樹體矮小,短枝量大,易成花等特點,其結果特性二者比較相近,但均不同于喬化砧樹,與喬化砧樹相比,矮化砧樹或短枝型樹表現出結果早、豐產性強、從開始結果就以短果枝結果為主的特點。
不論是矮化砧或短枝型品種的矮化密植樹,開始結果均較早,一般幼樹定植后2~3年,即可進入結果期。矮化砧及短枝型樹還具有座果率高,成熟早,果實大小均勻,果面光潔,色澤較好等特點。
(3)矮化密植蘋果樹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由于單位面積種植的矮化果樹株數較多,結果早,產量高,所以對環境條件的要求也較高。矮化密植果樹要求保水保肥力較好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才能保證樹體的正常生長和結果,較差的土壤最好在栽植前對土壤進行改良。在土壤條件較好的情況下,矮化砧樹或短枝型品種的根系生長也較深而廣,根量較多,樹體生長健壯,有利于延長盛果年限。一般地說,矮化密植果園比喬化果園的需水量較大,對營養物質的要求也比較高。
2、蘋果矮化樹與喬化樹的生理差異
(1)組織結構的差異
矮砧選擇應根據立地條件、品種結果早晚、樹勢、管理水
平等情況,選擇適宜矮砧,如渭北黃土高原果區可選用m26、是較理想砧木。
中間砧段在陜西渭北果區,矮巾砧段長度以20厘米為宜。
中間砧段入土深度一般m26的中間砧段人土要深,可略高于地面3一5厘米或全部埋人土中。
m7中間砧可人土1/20
合理密植在早地,土壤疥薄的果園,紅富士用半矮砧的株行距為4米x2米。以南北行利用光能較好。
科學施肥增施有機肥,使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1.5%-2%0重視配方施肥,每生產100千克果實需施純氮0.7-1千克。磷、鉀肥按比例施人。在秋施基肥基礎上,速效肥在發芽前和花芽分化前分兩次施人。生長期每15-20天噴肥1次;ㄆ趪0.3%尿素+0.2%硼砂可提高坐果率;水心病重的果園,應在花后5周內噴0.5%的硝酸鈣。
選用樹形宜選擇改良細長紡錘形,該形干高0.5米,樹高2.5-3米,主枝開張角度80°,主枝上均勻分布輔養枝,夏剪主要是控制輔養枝和競爭枝,用拉平或摘心法促其轉化為枝組。
改良土壤用定植溝栽樹,大最施人有機肥,逐年擴放樹溝,實施地膜或桔稈覆蓋,并采用節水灌溉。
高標準建園與管理選用優質苗木,定植溝要求溝深0.7-0.8米,溝寬0.8-1米,將作物秸稈與土混勻,施于溝底,上施腐熟有機肥與磷肥,與表土混好(有機肥25千克、磷肥2.5千克)。按4一5:1配置授粉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