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矮化蘋果苗的兩種主要樹形及其培養!
日期:2019-10-16 23:26:53 點擊: 標簽:
矮化蘋果生產中采用的樹形主要有改良紡錘形、自由紡錘形、細長紡錘形、高紡錘形等。通過多年試驗觀察,我們認為高紡錘形和細長紡錘形最適合矮化蘋果樹,更利于豐產、穩產、優質。

一 高紡錘樹形
(1)結構特點。樹體呈高細紡錘狀,成形后平均冠幅2米,樹高3.5~4米,主干高0.8~0.9米;中央領導干上著生30~50個螺旋排列的小主枝,結果枝直接著生在小主枝上,其上分布比例適宜的長、中、短枝。樹冠下部小主枝長1.2米,與中央干夾角100°~110°;樹冠中部小主枝長1米,與中央干夾角110°~120°;樹冠上部小主枝長0.8米,與中央干夾角120°~130°。中央領導干與同部位主枝基部粗度比為5~7∶1,成形后秋季株留枝量控制在800~900條,長、中、短枝比例保持1∶1∶8。
(2)整形修剪。1)定干與第1年修剪(圖1)。如果選用3年生大苗,定植時盡可能少修剪,不定干或輕打頭,僅去除粗度超過主干直徑1/4的大側枝,但缺枝位置要刻芽促枝,然后用木桿或竹竿扶正苗木使其順直生長;如果用2年生的苗木,在飽滿芽處定干,并刻芽促生分枝,同樣要用木桿或竹竿扶正苗木使其順直生長。
刻芽時要注意:剪口下2~4芽不刻,有萌芽要及時抹除,防止生長為競爭枝;其他離地面70公分以上的芽,每隔2~3個芽刻1個芽。
萌芽后嚴格控制側枝生長勢,一般側枝長度達到25~30公分時拉開基角,角度90°~110°,生長勢旺和近中心干上部的角度大些,著生在中心干下部或長勢偏弱的枝條角度小些。春夏季腰角和梢角放任不管,秋季再拉大腰角和梢角,確保中心干健壯生長,樹高達到2~2.5米。冬剪時疏除中央干上的強壯新梢,疏除時應留1公分的短樁,促使輪痕芽發出弱枝;保留長度30公分以下的弱枝。
2)第2年修剪(圖2)。第2年春天,在中心干分枝不足處刻芽或涂抹藥劑(抽枝寶或發枝素)促發分枝,留樁疏除因第1年控制不當形成的過粗分枝(粗度大于同部位干徑1/4的分枝)。在展葉初期,對保留枝條長度超過80公分者,在枝條基部進行扭傷和轉枝(背上芽變為背下芽,背下芽變為背上芽),同時以20公分間距進行多道環切,并掰除頂芽,緩和枝條生長勢。
苗干從地面到80公分之間再次發出的萌枝要疏除,同側上下間距小于20公分的新枝條也要疏除。出現開花枝條要將花序全部疏除,保留果臺副梢。枝條角度按樹冠不同部位要求拉枝。
冬季修剪時,疏除中央干上當年發出的強壯新梢,疏除時留1公分短樁,促使輪痕芽發出弱枝;保留中干上50公分以內的弱枝,中心干太弱的可在飽滿芽處短截,促其旺長,中干強的不短截。
3)第3年修剪(圖3)。萌芽前在中干光禿部位繼續刻芽促發新枝,當新梢長到30~45公分時拉枝開角。上年留下的小主枝長到計劃長度時,及時拉枝開角。拉枝角度因樹勢、品種而定,一般枝勢強的拉至110°~120°,枝勢弱的拉至90°~100°。同時,嚴格控制中心干近枝頭(上部50公分)留果,尤其針對部分腋花芽,可疏花并利用果臺枝培養優良分枝。依據有效產量決定下部分枝是否留果,一般畝產量低于300千克,建議不留果。
冬季修剪時,疏除主干上當年發出的強壯新梢,疏除時留1公分短樁,保留中心干上當年發出的長度50公分以下的小主枝;同側位小主枝上下保持25公分間距。
4)第4年修剪(圖4)。第4年春季和夏季的修剪與第3年相同,但春季開花株要疏花疏果,畝產控制在500~1000千克。冬季修剪時保留中心干發出的小主枝,同側位小主枝上下保持25公分間距。
5)成形后的更新修剪(圖5)。隨樹齡增長,去除中央干上著生的過長的大枝,粗度超過3公分的一定要及時疏除。樹冠下部長度超過1.2米的小主枝要疏除,與中央干夾角不足100°~110°的要拉枝調整;樹冠中部長度超過1米的小主枝要疏除,與中央干夾角不足110°~120°的要拉枝調整;樹冠上部長度超過0.8米的小主枝要疏除,與中央干夾角不足120°~130°的要拉枝調整。
5~6年生小主枝逐年輪換,及時疏除中央干上過多的枝條,并回縮主枝上生長下垂的結果枝,更新復壯結果枝,使結果枝4~5年輪換1次。為了保證枝條更新,去除中央干中下部大枝時應留1公分的短樁,促發分枝,去除上部枝不要留樁,防止發出過旺枝。
(3)注意事項。
1)高紡錘樹形修剪方法簡單,除中心干每年冬季輕短截外,其他枝條均不打頭,僅拉枝就行了;當枝條粗度超過3公分時及時疏除,另培養新枝條,采用邊培養邊輪換的方法進行更新復壯。
2)成形后每年輪換中心干頂部的弱枝,保持中干頂部弱枝帶頭,并保持樹冠頂部有4%~5%的直立枝。
3)高紡錘形要求在第1年修剪后樹高達到2~2.5米,第2年修剪后樹高達到2.8~3.3米,第4年修剪后樹高達到3.5~4米,小主枝留30~50個,進入初果期
4)3月中旬至4月上旬萌芽前15天左右,在中心干上每隔3~5個芽刻1個芽;每年對1年生小主枝兩側芽每隔3~5個芽刻1個芽,但背上和背下芽不能刻,即使自然長出的背下和背上芽也要疏除或控制生長。
5)高紡錘形成形快,結果早,定植后不提倡果園再進行間作,如果要間作,在1~2年內可間作低稈作物,3年后不能再間作。
二 細長紡錘樹形
(1)結構特點。樹高2.5~3.5米,干高80公分,冠徑1.5~2米,中央領導干直立健壯,其上均勻分布15~20個主枝,間距15~20公分,插空排列,螺旋上升,由下而上,分枝角度越來越大,下部枝保持70°~80°,中部枝保持80°~90°,上部枝保持100°~120°。領導干與主枝粗度比為3~5∶1,主枝與側生枝粗度比為5~7∶1。整個樹冠呈細長紡錘狀。
(2)整形修剪。
1)第1年修剪。苗木栽植后,依據苗木情況定干,一般高度1~1.2米的苗,在距地面80~90公分處定干;1.5米以上的苗,在距地面1~1.2米處定干,1米以下的苗,在飽滿芽處剪截定干,并抹掉第2、3芽,同時疏掉同齡枝。第一主枝距地面80公分,第二主枝距第一主枝15~20公分,兩主枝不在同一平面內,夾角保持120°,螺旋上升,往上依次類推。
冬季修剪時,對中央領導枝長勢中等或偏弱的樹,從中央領導枝1/3處輕打頭;長勢偏強旺的可不打頭,以緩和樹勢。側枝長度超過30公分的,留1公分短樁疏除,小于30公分的保留。
2)第2年修剪。在主干上繼續刻芽或涂發枝素,同時控制第1年刻芽發出的枝條長度,當長度接近1米時拉平。秋季對長度達到1米的主枝全部拉平,不到1米的不拉枝或輕拉枝。
3)第3年修剪。春季發芽前對拉平的主枝刻芽,刻芽時注意近基部20公分不刻,梢部不刻,中部兩側和下部刻芽出短枝。5月上旬扭梢,5月中下旬環割主枝基部。冬剪時疏掉主枝上不是花芽的側生枝。
4)第4年修剪。一般情況下回縮主枝延長頭,剪留3~5公分(若延長枝后部30公分范圍內沒有花芽,不能回縮)。領導干仍刻芽。
5)第5~6年修剪。5~6年后落頭,疏掉重疊枝、密生枝、病蟲枝等,使整個樹冠上部漸尖,下部略寬,外觀呈細長紡錘形,樹形建成(圖6)。
(3)注意事項。
1)定干高度不能過低。細長紡錘形樹形定干高度一般應不低于70公分,過低易造成下層枝干太集中,拉平后距地面太近,影響通風透光和田間作業,生產出的果子著色不好,水銹多。
2)側枝不能過粗過大。對直徑超過主干1/4或長度超過40公分的大側枝要堅決去除。
3)一定要刻芽促枝。對主干缺枝部位可按15~25公分間距旋轉刻芽,促其盡快萌發成枝。
4)萌芽后嚴格控制側枝長勢。當側枝長度超過30公分時,按90°~100°的角度要求及時拉開主枝基部角度。
上一篇:專家教你如何挑選好吃的紅富士蘋果